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搭建更高平台 服务地方经济

浏览人次:

    2012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批准通知》,我校工业制造学院董志红博士的研究课题《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马勃快速止血与抗菌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研究》和电子信息学院严刚峰博士的研究课题《基于统计物理方法的振荡器相位噪声分析方法研究 》获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共获资助经费45万元。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实现了从科技部国家星火项目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全面突破,实现了学校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的质的飞跃。 

  高级别科研项目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一斑,实际上,近五年来,学校已建成各级科技平台22个, 2011年到校科研经费达3610万元;学校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逐渐成为学校高水平科研立项项目的骨干。 

  我们采访了科技处处长李俭教授,了解学校科技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科研是强校之本


  大学以人才培养为己任,“教学是立校之基,科研是强校之本”,这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共识,大学素以科学研究为强项,以增进知识为目的。科研已成为了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学校将服务成都发展、培养学术人才、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以应用性研究开发为特色,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学校科研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我认为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的亮点首先是全校上下科研观念的转变,学校从顶层设计上突出了科研强校战略,突出了科研在学校的地位。营造出较好的做科研的内外环境,使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层次上了一个台阶。”谈到五年来学校科研工作的亮点,李俭首先谈到了科研环境和氛围的重要性。

  老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搞什么科研?几年前,这还是学校教师的主流观念,五年来,学校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不断加强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出台一系列科研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奖励的力度加大,加强科技平台和科技团队建设,举办各种旨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的讲座培训,各学院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给予极大支持,学院和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起对到校科研经费不再收取管理费。这些政策措施营造了更好的科研环境,教师不需做科研的传统观念得到根本改变。

  作为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地方高校,学校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成都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专门针对成大的支持政策,成都市的科研支持政策也让成大受益颇多。

  2008201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和省部(厅)级纵向项目256项,其中58%的项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横向合作项目283项;出版专著与教材362部;发表学术论文1707篇,其中SCI收录60篇、EI收录87篇、《CSSCI》收录146篇。全校教职工投身科研的热情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成都大学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加强了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课堂,带到教学中,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学术水平提高后越来越多地参与高级别高层次科技活动。近年经科技处推荐的各级专家顾问达到100余人,仅2011年参与省、市科技项目评审、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等就达到400余人(次),大幅度提高了我校教师知名度。截至2011年底,学校已经拥有各类科技工作人员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13人、中级职称600余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省学术带头人5人、成都市突出贡献专家8人。通过科研和地方服务在培养学术带头人,向社会推出高级别专家,促进教师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成都大学等市属高校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


  如今科学研究不断地由上游向中游、下游延伸,拓展发展空间。高校科学研究的功能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成为推动高校自身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

  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主要是以教学和研究活动为基础,但其服务内容却日益丰富,不断拓展,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内容的复杂化和综合化,社会服务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高级化的趋势。以学校为单位与企业、地区开展全面合作,甚至建立产学研较为固定的联合体,借以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职能,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为自身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科研院所、在蓉高校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要打破体制之墙,突破传统研究机构的行政层级体制所限,在其平台下,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的各方诉求,让创新技术、转化成果、人才在一个新机制之下“破墙透绿”。

  学校近年来充分发挥在科研与人才方面的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先后与30多个市级部门和区县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搭建校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互动的校地合作机制。在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校内各级各类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学校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的成果转化,广泛参与成都市科技富民行动,承担实施了国家、省部等各级重大科技攻关及产学研合作项目432项。充分利用设立在我校的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强科技培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实用人才。先后与成都市教育局、农委、旅游局、市委组织部、质监局、人事局、卫生局、体育局、科协和各区县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成都市乡(镇)、村领导干部,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食品质检技术人员、软件、旅游、动漫、社会化职称评审以及各种行业资质认证等人才培训参培人员达10万余人(次)。其中,我校承办的“农村教师培训”和成都市“千名校长大练兵”项目得到了教育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113月,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成都大学等市属高校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成都发展工程”作为成都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重点工程之一写入成都大学十二五规划,工程以提升科研质量为核心,积极创新服务地方模式,围绕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和“交通主枢纽、产业主支撑、城市主引擎、开放主阵地”四大功能,建立和完善成都大学服务成都的长效机制。学校成立了专门科研机构—成都研究院,与学校六大专业平台建设相结合,将产学研结合服务于成都主导产业的发展。


面向未来 任重道远

  “近几年学校的科研工作在全省高校的排名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离我们期望的目标还有差距。成大的科研工作面临着底子薄,基础差的先天不足,教师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成都大学要进入省属高校排名前十名,也对科研提出了很高要求。”谈到学校科研工作的未来发展,李俭感觉重任在肩。

  “坚持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坚持更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和引进,坚持硕士点乃至博士后流动站的突破,坚持院士工作站的设立,坚持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国家级高水平项目的奖励和激励力度,坚持省级和国家部委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促进学校科研能力的增强,地方服务水平提升,最终实现市委市政府要求的省属高校前10的近期目标。”这是近期科技处关于学校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科技处对学校科技工作内部管理和外部空间拓展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梳理和完善符合学校目前发展需要的各项科技政策,推进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加大推进同省内外各级地方政府的接触与沟通力度,增强学校科研工作同国家相应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力度等等。

  “高层次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推进是学校科技工作硬件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将着力扩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范围,扎实推进省级实验室的建设内容,探索教育部属重点实验室的可能性。通过科技平台建设引导科技工作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高水平和接地气的多层次科研活动和实践,使我们有能力支撑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同时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这对于教师成长、学生成才都十分重要。将科研应用于教学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应用于实践造福社会,这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不竭动力。(文/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