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医护学院、科技处 供稿)新医护学院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以科研项目为抓手,科研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全院科研工作的全面推进。学院教师近年先后获各类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卫生厅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8项,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30篇;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加大激励力度
定期召开科研工作专题会议,院长、书记在学院教职工会议上反复指出,科研工作是提升学院学术水平,提高办学层次的关键,并采取切实措施,真抓实干。为了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全面认识理解并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学院先后邀请了多名校内外专家,如美国加州大学Marilyn Smith-Stoner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夏天教授、学校副校长梁昱庆教授、期刊中心主任袁联波教授、成都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学梅教授、郎方年博士等到学院进行讲座。学院还实行了2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组织老师们一起学习科研及教学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及时领会精神,认真研讨科研工作,并积极组织项目的申报。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医护学院在大学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成都大学医护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科技管理二级实施办法,把教师科研活动与年终考核结合,对认真参与科研活动并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鼓励。2011年医护学院隆重举行2010年科研工作表彰大会,对史铀、付译节等20余位教师进行奖励,极大的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
充分发挥引进青年人才优势构建科研团队
新医护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先后引进了刘娟、李辉、李斌、牛蓓、王跃锜等8位博士,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引进的教授和博士为主体,引进和培养结合,通过传帮带范围不断扩大的科研团队,学院根据团队人员的专业特点和性格、特长,分别安排相应岗位予以锻炼。如李辉博士、牛蓓博士除承担基本教学、科研工作外,还承担学院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管理工作。他们和史铀、王昆蓉等老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医护学院近两年来先后获得成都大学实验室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正积极建设“医学形态机能实验中心”、“医学临床技能综合实验中心”两大实验教学中心,在科研项目上实现了国家项目的突破,获得得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的等立项资助。王跃锜博士、李斌博士积极与校外院校、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在学校的支持下,医护学院以以团队形式加入《四川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了新的学科研究方向的开拓。
与教学互动 促科研提升
以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为契机,提升学院科研学术氛围。由李辉博士负责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根据成大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论文实施工作计划和相关管理文件,为每位本科生指派了论文指导教师,通过论文导师制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近一年来以医护学院在校学生为第一作者,在正式刊物上已发表论文4篇。
深入推进地方服务 建设科技服务新平台
2011年上半年医护学院紧密加强与成都市卫生局和各区市县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在促进成都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院积极与成都市卫生局、教育局协商筹建成都市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该协议已报成都市政府等待批准。先后完成了“乡村医生中西医结专业助理医师资格考前培训”;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及考试组织”;“乡村医生学历后医师资格考前培训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地震灾区第13期乡村医生培训”任务,培训总人数近9000人次。加入《四川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进与广元四川新中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夏枯草膏品质提升技术集成研究”、“咽炎片大品种二次开发的质量提升研究”等产学研项目的合作。